崔若林 | 九江文史——九江歷史上的稱謂
說明:“潯陽文史”系列發(fā)布老一輩九江文史專家們的文章,為的是使他們的研究成果得以更廣泛傳播九江。除修訂個別標(biāo)點,適當(dāng)添加分段和圖片外,編者不對文章做更多修改。為尊重原作者,文章首發(fā)于“潯陽敘話”*,再由編者的*“馮曉暉”轉(zhuǎn)發(fā)。
本篇選自崔若林老師的《九江文輯(第四集)》九江。
崔若林(作者像)
多姿多彩的地名,是歷史發(fā)展的見證九江。
今天,當(dāng)我們面對著這些物化成文字符號的地名,仍然可以觸摸到祖先的生命和靈魂,傾聽到歷史的呼吸和足音九江。從這個意義上說,地名是一個孔眼。從這個孔眼中,我們可以穿過時光的隧道,去認(rèn)識九江的歷史、文化、民族、宗教、經(jīng)濟(jì)、審美,去叩問深鎖在這些地名符號后的歷史記憶。
九江
位于長江中下游結(jié)合部南岸的九江,其名最早見于《尚書·禹貢》,其中,有“九江孔殷”、“九江納錫大龜”、“過九江至敷淺原”、“過九江至于東陵”等記載九江。《尚書》成書于戰(zhàn)國時期(前 *7* - 前 221),是一部中國上古歷史文獻(xiàn)和追述古代事跡著作的匯編,保存著商周特別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。由此可知,九江之名至少在商周之際就已經(jīng)出現(xiàn),并為人所熟知。
九江之名出現(xiàn)后,對其解釋卻不盡相同九江。一種是《漢書·地理志》“尋陽”縣下載:“《禹貢》九江在南,皆東合為大江”。漢唐諸儒多主此說。但對九江江源又有不同見解,郭璞《山海經(jīng)注》《漢書地理志注》(引應(yīng)劭說)《尚書偽孔傳》均認(rèn)為源自大江,“江自尋陽分而為九,皆東會于大江”;孔穎達(dá)《書經(jīng)正義》(引鄭玄說)認(rèn)為“九江從山溪所出”,“各自別源”;陸德明《經(jīng)典釋義》則引《潯陽地記》《緣江圖》列舉九江名目,證以“始于鄂陵,終于江口,會于桑落洲”,然對九江在漢尋陽境內(nèi),卻是一致的。二種是《晉太康地記》采漢儒別說:“九江,劉歆以為湖漢九水入彭蠡澤也”。是以注入彭蠡(今鄱陽湖)的湖漢水(今贛江)及其八大支流合稱九江。?cè)N是宋人胡旦、朱熹、蔡沈等又以注入洞庭的沅、湘等九水為九江。
孰是孰非,姑且存之九江。但從《禹貢》“導(dǎo)山”、“導(dǎo)水”二章所提“過九江”之語義來看,其地望當(dāng)在大江北岸,故三說當(dāng)以第一種說較合原義。九江最早所指為一方多水的區(qū)域,而非行政區(qū)劃或地名。
禹貢山川總會之圖 編者配圖
用“九江”之名冠以行政建置,則始于秦代九江。秦王政二十四年(前 22*)滅楚國時,即以楚地置 * 郡,其一為九江郡。再過兩年,秦滅齊,分天下為 ** 郡,九江郡仍列其中,郡轄今江西全境、安徽淮南和河南小部分地區(qū),郡治在壽南(今安徽壽縣)。漢高祖元年(前 20*),項羽分封諸侯,改稱九江國,治于六安(今安徽六安)。漢沿秦置,仍設(shè)九江郡,治仍壽春,但一分為 * 郡,即九江、廬江、衡江、豫章,轄境已大為縮小。
東漢時期,九江現(xiàn)境則分別劃入豫章郡和廬江郡九江。王莽篡位后,國師劉歆持“湖漢九水為九江”之說,改豫章郡為九江郡;新始建國元年(9 年)改柴桑縣為九江亭。晉永嘉年間(*07-*12),尋陽郡增置九江縣。隋代以降,以尋陽濱江,跨江而治,江水會境,遂改江州為九江郡。延至明清,改九江郡為九江府,入民國改德化縣為九江縣,終使九江地名與政區(qū)名合為一體。
除卻以“九江郡、九江國、九江亭、九江縣、九江府”為名外,自秦至今 2200 余年歷史的九江,在歷經(jīng)秦漢晉南北朝、康宋元明清諸多朝代后,九江地名也不斷更迭,先后有柴桑、尋陽、汝南、湓城、彭蠡、楚城、潯陽、德化、江州之稱九江。
柴桑
《山海經(jīng)》曰:“柴桑之山,其上多銀,其下多碧,多冷石赭九江。…”漢高祖六年(前 201 年)建縣,治所處這群山環(huán)抱中,因以名縣。《漢書·地理志》載:“豫章郡,高帝置”、“縣十八”、“柴桑,莽曰九江亭”,這是現(xiàn)今發(fā)現(xiàn)最早記載柴桑縣名的歷史文獻(xiàn)之一;“柴桑縣”改稱“九江亭”,為時很短暫。魏黃初二年(221),孫權(quán)改鄂縣為武昌郡,柴桑由豫章郡劃出改隸武昌郡。
中國歷史地圖之中國文化大學(xué)版—三國鼎立圖(局部) 編者配圖
晉永興元年(*0*),分廬江之尋陽、武昌之柴桑二縣置尋陽郡,屬江州九江。東晉安帝義熙八年(*12),省尋陽縣人柴桑。東晉末年尋陽郡曾轄柴桑、彭澤、松滋、弘農(nóng) * 縣。原在江北的尋陽縣撤銷,土地人民并人柴桑縣,此時柴??h界域遼闊,并且跨江而治。南朝宋、齊、梁、陳時期,柴桑仍隸屬尋陽郡。
劉宋時,尋陽郡轄柴桑、彭澤、松滋三縣九江。梁代,于柴桑縣境分地增設(shè)汝南縣。隋文帝開皇九年(**9)“平陳,郡廢。又廢汝南、柴桑二縣,立尋陽縣,十八年改曰彭蠡。”至此,延用 *00 年之久的“柴?!笨h名退出歷史舞臺。2017 年 * 月 2* 日,江西省人民政府發(fā)文,經(jīng)國務(wù)院 * 月 21 日正式批復(fù)九江市部分行政區(qū)調(diào)整事項,正式撤銷九江縣,設(shè)立九江市柴桑區(qū),以原九江縣的行政區(qū)域為柴桑區(qū)的行政區(qū)域,歷史地名柴桑再次被啟用。
尋陽
尋陽縣的行政建置始自西漢,因處尋水之北而得名九江。至東晉末被撤銷,隋初復(fù)襲用,旋即改稱。《史記·武帝記》有“浮江,自尋陽出樅陽,過彭蠡,祀其名山川”的記載。兩漢屬廬江郡,《漢書·地理志》廬江郡條下云:“尋陽,《禹貢》九江在南,皆東合為大江”,三國時孫權(quán)“以武昌、下雉、尋陽、陽新、柴桑、沙羨六縣為武昌郡”,西晉又劃歸廬江郡,再改隸尋陽郡,至東晉“安帝義熙八年(*12) 省尋陽縣入柴桑縣”,尋陽縣的行政區(qū)劃被撤銷。
中國歷史地圖之中國文化大學(xué)版—東晉與北方諸國(局部) 編者配圖
尋陽郡,西晉末置,隋平陳廢置九江。《晉書·地理下》載:“永興元年(*0*),分廬江之尋陽、武昌之柴桑二縣置尋陽郡,屬江州、歷宋、齊、梁、陳、至隋‘平陳郡廢’”。隋代的尋陽郡,存在的時間很短,《隋書地理志》九江郡條云:“平陳,郡廢,又廢汝南、柴桑 2 縣,立尋陽縣,(開皇)十八年改日彭蠡,大業(yè)初又改名湓城,故址在今九江市區(qū)。歷史上兩次以“尋陽”名縣,一次名郡,連續(xù)使用近 *00 年之久。
汝南
據(jù)江西省、九江府、瑞昌縣舊志記載:南朝梁太清二年(***),析柴桑立汝南縣,尋陽郡領(lǐng)縣三:即柴桑、汝南、上甲(為彭澤縣改屬)九江。南朝陳仍之。直至隋平陳后,罷尋陽郡置九江郡,并于開皇九年(**9) 廢汝南、柴桑二縣立尋陽縣,汝南縣共歷時 *1 年。按吳宗慈《江西八十三縣沿革考略》中講“汝南廢縣在德化西與瑞昌交界之地”,經(jīng)考古調(diào)查,治所湮于今柴桑區(qū)西北邊陲城子鎮(zhèn)境,抑即半洲城。據(jù)史書記載,三國時東吳建昌侯孫慮、謀士薛綜、將領(lǐng)甘寧、潘璋、張奮都曾屯成半洲;東晉時,將軍庾懌、剌史褚裒先后移鎮(zhèn),短期還作為江州 (一度為 省級) 治所。可見半洲城在六朝早、中期戰(zhàn)略地位很重要。?cè)昴峡h境應(yīng)轄今瑞昌市全境及柴桑區(qū)西北之城子鎮(zhèn)、港口街鎮(zhèn)、涌泉鄉(xiāng)等處。
湓城
最早記載湓城的文獻(xiàn) 《尋陽記》 載:“湓城,灌嬰所筑”,取縣界湓水為名九江。湓城初名盆口。后來名稱漸異,也稱湓口、盆城, 或稱盆口城、湓口城。稱呼上,《宋書》《南齊書》 多作“盆城”,也 作“盆口”“盆口城”;《晉書》《南史》《梁書》《陳書》 就多用“湓口”“湓城”“湓口城”。據(jù)此可知“盆”字為“湓”是梁(**1)以后才相沿成習(xí)的。在陳、隋、唐時“盆”已改用了“湓”,故隋、 唐的湓城縣名也加有三點水“氵”了。隋開皇十八年 (*9*),改尋陽縣為彭蠡縣,直隸江州。大業(yè)三年(*07) ,廢州改置九江郡, 改彭蠡為湓城縣。唐武德四年(*21),廢郡復(fù)州,分湓城置潯陽縣,五年又分湓城置楚城縣,皆隸江州。武德八年 (*2*) 廢湓城。湓城之稱歷時 90 余年。
潯陽
潯陽初稱尋陽,本為縣名,西漢高祖六年 (前 201) 置九江。把漢晉六朝時的地名“尋陽”改為“潯陽”,肇始于唐代。《新唐書· 地理五》 稱:潯陽縣“本湓城,武德四年 (*21) 更名。”治址即 在今潯陽區(qū)境。潯陽縣名在唐代沿用 *00 余年,至五代南唐改為 德化縣。
唐玄宗時曾一度將江州改為潯陽郡,《舊唐書·地理三》 江州條 載:“天寶元年 (7*2) 改為潯陽郡,乾元元年 (7**) 復(fù)為江州”,潯陽郡僅存在 1* 年九江。因之唐代既有潯陽縣亦有潯陽郡。及宋,亦曾設(shè)潯陽郡。及民國 191* 年 * 月,則一度設(shè)置潯陽道,192* 年, 廢道,直隸江西省。19** 年,九江市區(qū)設(shè)潯陽鎮(zhèn)。19*9 年 * 月 17 日,潯陽解放,* 月 * 日,九江市區(qū)潯陽鎮(zhèn)成立市人民政府。19*0 年 * 月,九江市區(qū)置潯陽區(qū)。
中國歷史地圖之中國文化大學(xué)版—唐代十道圖(局部) 編者配圖
據(jù)此,于“尋”字加三點水“氵”為“潯”,始于唐武德四年 (*21),潯陽之名由此而生,雖縣、郡、道之名間有廢棄,但潯陽之稱,則一直沿用至今 1*00 余年九江。
德化
南唐升元三年 (9*9) 江州設(shè)奉化軍,改潯陽為德化縣屬之九江。縣稱德化,取義道德教化,如 《郡縣名釋》 云:以其為奉化軍附 郭,“言德化所暨也”。宋初,德化縣屬江州潯陽郡。元至元十四(1277) 德化縣先后分屬司、府、路。元至正二十一年 (1**1) 改 江州路為九江府,德化縣屬之。清因明制,咸豐四年 (1***) 三 月,太平軍改湖口為九江郡,以九江府為江西省,德化縣在其轄 下。太平天國失敗,清復(fù)原制。191* 年 2 月,因避福建、四川轄縣之同名,改江西之德化縣為九江縣。德化之名沿用 970 余年。
江州
晉元康元年 (291),割揚州之豫章、鄱陽、廬陵、臨川、南 康、建安、晉安和荊州之武昌、桂陽、安成合十郡,因江水之名而置江州,自此江州亦為九江代稱九江。永興元年 (*0*),分廬江之尋陽、武昌之柴桑二縣合立尋陽郡,屬江州。梁太平二年 (**7), 立西江州,領(lǐng)尋陽及四僑郡。陳天嘉六年 (***),罷西江州。隋大業(yè)三年 (*07),廢江州改置九江郡。唐武德四年 (*21) 廢九江郡復(fù)名江州。天寶元年(7*2) 改江州為潯陽郡;乾元元年(7**),復(fù)改潯陽郡為江州。
南唐升元三年(9*9),江州設(shè)奉化軍九江。宋開寶八年(97*),江州降為軍事;大觀三年(1109) 升為望郡;建炎二年(112*) 置江州路;紹興二年(11*2),江州路省,改隸江南西路。元至元十二年(127*),于江州置江東西宣撫司,十四年(1277) 升江州路,江州路先隸江西等處行中書省,十六年改隸黃蘄等路宣慰司。元至正二十一年(1**1),朱元璋攻下江州,改江州路為九江府。江州名自此止,歷時 1070 余年。
中國歷史地圖之中國文化大學(xué)版—元代中國本部圖(局部) 編者配圖
直到今天,說起江州,人們都會把它同九江聯(lián)系起來,足見江州之稱在九江歷史上的重要地位九江。?cè)缃竦木沤?也依然保留著江州大道、江州賓館、江州農(nóng)貿(mào)市場等名稱。
此外,隋開皇十八年(*9*) 置彭蠡縣,直隸江州;大業(yè)三年(*07) 廢州改置九江郡,改彭蠡為湓城縣,其彭蠡名歷時僅 9 年九江。唐武德五年(*22),分湓城置楚城縣,隸江州;貞觀八年(***) 廢楚城,入潯陽縣,其楚城名歷時 12 年。
讀后記:廣博且專注于史料整理,是崔老師文史文章的特點九江。本篇是對九江歷史上稱謂的簡述,當(dāng)然會有點兒枯燥。?cè)欢?了解一座城市、地區(qū),首先就要搞清楚它的地名與疆域的變遷,是謂:歷史沿革。本篇就是九江的歷史沿革。
潯陽敘話:記錄贛鄱歷史,講述潯城故事,品鑒風(fēng)俗滋味,漫記百態(tài)眾生九江。